服务热线
400-659-2288
“现在只要动动手指在手机上点一点就可以签名交钱,文书还可以‘装’在手机里带回去,方便多了,我回去要跟我的车友们也好好讲讲……”在办完“未按照规定的周期和频次对车辆进行检验检测”处罚案件后,从业十年的货车司机赖先生称赞了这次违法处理的“新体验”。而这样的“新体验”,得益于福建省一体化大融合行政执法平台(以下简称“平台”)的推广应用。
福建省将平台作为数字福建、法治福建建设的重要内容,以实际行动推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各项改革任务落地落实。去年3月平台启动建设以来,省政府办公厅、省司法厅、省大数据集团会同相关部门,坚持以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,消除多头重复交叉执法,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为建设目标,让信息多跑路,让群众少跑腿,打通了便民利企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一网统管 实现全域覆盖
目前,“闽执法”平台现已建成“执法办案、执法监督、执法公示”三大核心系统;研发了综合查一次、首违不罚、一键复议、非现场执法等8个创新应用;打造了片区联合执法、公众评议、行刑衔接等9个业务场景;创建1个要素中心,汇聚了执法主体、对象、人员、事项、依据、文书等8大执法要素;集成了人脸识别、智能语音、票据系统、支付平台等15个公共基础支撑能力;形成1个动态总览图,配套建设移动执法端、移动服务端,形成“功能齐全、系统完善、服务全面、保障到位”的综合性行政执法平台。
据了解,平台已将全省48个执法条线、3939 个执法主体、98120名执法人员、20119项行政检查、处罚、强制事项全部纳入新系统,实现省市县乡四级共用。
互联互通 优化营商环境
平台建设积极顺应行政执法数字化时代要求,坚持执法为民,加强执法服务供给,助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。
平台突出“数字赋能,便捷高效,协同融合,便民利企,好用管用喜用”,为社会公众和市场主体提供移动端和电脑端两个服务终端,提供智能客服、线上咨询、在线普法等便民利企服务,研发非税统一支付、票据配置系统等便民利企系统,调用人脸识别、电子签章等便民利企功能,畅通公众评议、案件查询等便民利企渠道,日活用户数上升至1.5万人,助力“高效办成一件事”“数据最多采一次”,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法治获得感。
“综合查一次”,是几个执法部门充分应用“闽执法”平台相关行政执法数据以及智能分析结果,科学制定检查计划、合理实施执法行为,从源头上减少不必要或重复的检查,有效实现对受检单位正常经营的影响最小化,优化了营商环境。依托平台,全省各地加快构建科学、系统、高效的执法检查体系,全力消除多头重复交叉执法,最大限度减少扰企扰民,进一步提升企业和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。
自平台上线运行以来,汇聚行政检查、处罚、强制等执法数据,“互联网+监管”“网上办事大厅”等监管数据,以及信用福建、信用中国等信用数据近10亿条,破解数据壁垒,打通数据孤岛,为执法人员、管理监督人员、社会公众提供服务。
数字赋能 执法更加规范
平台建立一套技术标准规范平台建设,出台规章规范平台运行,形成一批制度机制保障平台,构建与数字政府相适应的行政执法制度体系,确保平台建设更加规范、运行更加顺畅、保障更加有力。
“以往,我们在开展卫生监督中,需要携带《卫生监督检查表》《现场笔录》《卫生监督建议书》等文件材料,以纸质形式对监督情况进行现场填报。”石狮市卫生监督所执法人员表示,随着“闽执法”平台的应用,如今,卫生监督工作也从纸质文书中“解放”出来,大部分工作仅靠一部手机就可以完成,通过全流程线上操作,缩短了处理时间,实现了全链条电子留痕,让检查更有迹可循,也让监管更加规范化。
福州市海洋与渔业执法支队通过“闽执法”开展行政检查、行政强制、行政处罚等综合执法业务,现场检查可实时在线上录入,行政执法案件可全过程通过平台网络办理,全面实现了线上办案线上审批,执法工作更加高效便捷、公正透明。
据了解,平台严格对标行政执法相关法律法规,严格人员管理,固化行政检查、行政处罚、行政强制等执法标准和流程;完善行刑衔接机制,确保执法更加规范;开发覆盖办案全周期的办案期限、罚款金额等14个监测预警功能模块,重大案件、重复执法、行刑衔接等41个预警点,系统整合执法公示、全过程记录、合法性审核等执法监督制度,构建覆盖省市县乡四级的数字行政执法监督体系。
福建省司法厅相关负责人表示:“有了一体化大融合行政执法平台,执法权在阳光下运行,大家都可以在平台上看到执法过程和结果。”
文章来源:福建司法
声明:转载此文是出于学习之目的。本文文字、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感谢原作者的辛苦创作。如有关于作品内容、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我们联系更正或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