服务热线
400-659-2288
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,深入开展第七个全国“宪法宣传周”活动和“实施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”,利用大众媒体深入学习宣传宪法,青海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普法守法协调组办公室、省司法厅依托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、新华网等机构,决定在今年12•4“宪法宣传周”活动期间,组织开展“学宪法 知宪法”公益大讲堂暨2024年公民法治素养测评活动。
课程内容
收看对象
★ 各级机关事业单位领导干部和国家工作人员;
★ 各类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和在岗职工;
★ 各大中专院校和中小学校的学生、教职员工;
★ 媒体从业人员,快递员、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;
★ 农村(社区)“两委”成员、城市居民、农村村民等。
播出安排
2024年12月1日至15日连续15天播出,每天一讲,早8点首播,24小时循环播放,可以看视频答题,也可以直接答题,问卷只需作答一次,参与答题可在线获得《2024年“学宪法 知宪法”学习证书》。12月16日至30日重播(收看方式见附件1)。
成果运用
活动结束后,提供各市 (州)不同人群参与公民法治素养测评统计报表,为促进各地公民法治素养提升提供参考数据。
工作要求
• 提高政治站位。组织开展“学宪法 知宪法”公益大讲堂暨2024年公民法治素养测评活动,是全省2024年“宪法宣传周”的重点工作,也是“实施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”的重要举措。通过公益课学习、答卷,积极营造“学宪法 知宪法”的社会氛围。
• 认真组织实施。各地各部门要积极转发本通知。要将该公益活动的“收看码”,在各类机关企事业单位、各类法治文化阵地、公民法治素养观测点和村居委会办公场所广泛宣传,同时在各类微信工作群里转发“收看码”,方便干部群众保存后,扫码收看。
• 全程公益参与。适应全民刷“频”的时代发展,组织收看宪法公益大讲堂,并参与公民法治素养问卷,是全民普法与时俱进的重要举措。本次活动为公益性质,全程不收取任何费用。各地要注重运用新媒体新技术,多渠道调动广大干部群众参与活动的积极性。
“学宪法 知宪法”公益大讲堂暨2024年公民法治素养测评活动
收看方式
2024年12月1日至15日连续15天播出,每天一讲,早8点首播,24小时循环播放,可以看视频答题,也可以直接答题,参与答题可在线获得《2024年“学宪法 知宪法”学习证书》。12月16日至30日重播。
各地可将“收看码”,广泛张贴于各类机关企事业单位、各类法治文化阵地、公民法治素养观测点和村居委会办公场所,同时在各类微信工作群里广泛转发“收看码”,方便干部群众保存后,扫码收看。
(注意:请使用“抖音”扫码识别)
“学宪法 知宪法”公益大讲堂暨2024年公民法治素养测评活动
课程内容
日期 |
主讲内容 |
主讲专家 |
12月1日 |
新中国成立以来,我国共制定了哪几部宪法 |
莫纪宏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、法学国际法所联合党委书记、法学所所长、中国社科院大学法学院院长、博导,《公民法治素养指标体系》课题组首席专家 |
12月2日 |
什么是国家宪法日及设立它的意义是什么 |
|
12月3日 |
什么是宪法宣誓制度及设立它的意义是什么 |
|
12月4日 |
何为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|
李 忠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国际法所法治战略研究部主任、研究员 |
12月5日 |
宪法是如何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的 |
|
12月6日 |
宪法对国家机关的工作原则是如何规定的 |
|
12月7日 |
如何理解宪法规定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|
翟国强 中国社会科学院直属机关党委副书记,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所原副所长、研究员、博导 |
12月8日 |
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主要有哪些 |
|
12月9日 |
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有哪些 |
|
12月10日 |
为什么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|
刘小妹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所科研外事处处长,法学所法治宣传教育与公法研究中心主任、研究员、博导,《公民法治素养指标体系》课题组核心专家 |
12月11日 |
人大代表的权利和义务有哪些 |
|
12月12日 |
居民委员会、村民委员会是什么性质的组织 |
|
12月13日 |
宪法规定的国旗制度有哪些法律特征 |
莫纪宏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、法学国际法所联合党委书记、法学所所长、中国社科院大学法学院院长、博导,《公民法治素养指标体系》课题组首席专家 |
12月14日 |
现行宪法为什么要规定国歌 |
|
12月15日 |
宪法规定的国徽制度有哪些法律特征 |
注:早8点首播,24小时循环播放。重播12月16日至30日。